清大幼教

:::
浏览人次: 7286

美感素养基本论述

美感素养融入课程设计课程

课程设计的理念

不论在生活或者学习环境中,「美感」一直大家讨论,但未有定论。而根据美感教育论点,「美感」就是能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在教育部 (教育部2014)提倡 将美感教育带入个教育阶段下, 从幼扎根,以 幼儿艺术教育的启蒙是至重的关键基础,希望透过引导、观察 、参与与互动过程中经验的建构 ,并借由视觉感官经验的累积与学习,让「美感」能成为终身学习。 换言之,在这样的前提下,当思考下一代的国家幼苗应具备美感素养,则更要让幼教老师们同时具备引导幼儿「感知并实践美感」的能力。因此,在幼教师资培训 课程 中的「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设计」 中 ,融入「美感素养」的思维,就是希望这些未来的 教师们 ,在思考、设计课程的同时,也 能 将「美感元素」纳入考量。

课程定位:发现、探索
根据美感教育的论点,美感就是在生活当中实践,学者将「美感教育」课程的进行分为发现、探索与应用。而师资培育课程中的「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设计」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课程主题想法,进而设计课程与活动。即当学生 进入此「幼儿教学」的入门课程时,则要思考「课程如何产生」,以及「与幼儿的关系为何」,因此,过程中学生 需从生活中「发现」与「课程主题」有关的想法,同时思考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衔接,进而选择合适的主题,设计「多元」而「连贯」的课程活动,让幼儿养成相关的能力。 由此可看出,当美感教育与课程设计两者交织在一起,两着之间有一个交集,就是「发现」。也因此,「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设计」课程中融入美感素养的目标放在生活中美感经验的察觉,引导师资生「发现」和「探索」生活当中的美 。进一步来说, 「 美 」 其实生活中令自己愉悦的美感经验。 而 生活中本来就充满很多美好的人、事、物,值得我们去观察、发现、品味。 也 唯有学生对美开始真正「有感」,才有能力把这个感受带给小朋友。因此,让学生「察觉」生活中的美感经验,就成为「课程设计融入美感素养」的教学目标。我们希望先让学生对「美」萌生自己的感受,再转化这些感受,成为「幼儿课程设计」中,引导幼儿察觉、感受的养分和基础。 整体课程理念设计之架构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