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9210
系所發展
學士班
♣招生來源
1. 繁星推薦
2. 個人申請
3. 考試入學分發
4. 身心障礙學生升學甄試
5. 僑生及港澳生海外聯招、單招
6. 外國學生申請入學
各類招生考試之詳情請見本校「招生專區」
♣本系學士班課程目標(11101-1系務會議修訂課程目標如下)
1.培養幼兒發展保育相關知識與評量輔導能力
2.具備幼教課程與教學相關知識與實踐能力
3.培養幼兒教保相關的情境知識與應用能力
4.強化幼兒藝術與STEAM相關知識與應用能力
5.建立幼教專業倫理與態度
♣本系學士班能力指標(11101-1系務會議修訂能力指標如下)
1.瞭解幼兒階段身心發展特質:
瞭解個體自受孕至幼兒期的發展特徵、影響發展的 因素及人類發展理論,以及發展適宜的教保策略之基礎。
2.具備幼兒評量與輔導的能力:
瞭解觀察與評量嬰幼兒的理論與精神,並發展適宜的觀察與評量策略。瞭解嬰幼兒生活作宜照護與輔導的理論與原則,並發展適宜的保育與輔導策略。
3.建立具理論基礎的幼教理念:
瞭解幼兒教育相關之主要理論與哲思的內涵,並建立符合前述理論基礎的幼教概念和信念。
4.具備幼兒課程與教學的知能:
瞭解課程理論基礎、認識幼教課程模式、學習各領域之教材教法、熟悉班級經營及教學法,以培養統整性課程設計及教學之能力。
5.瞭解生態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瞭解當代教保重要議題、政策法令與兒童福利,以提升檢核與規劃幼兒安全學習環境之能力。瞭解家庭與社區對幼兒之重要性,並增進運用家庭社區資源協助父母教養、幼兒學習與發展園所特色之能力。
6.具備幼教之專業倫理與精神:
能遵守教保專業倫理的規範,對幼兒教育之環境所出現之利害關係人展現合宜的專業工作倫理。
7.具備幼兒藝術知能與創造思維:
瞭解幼兒之聽覺、視覺與動覺的發展,以規劃和藝術相關的教學策略。瞭解幼兒音樂、舞蹈、戲劇與視覺藝術等內涵與要素以及創新教學運用方法。發展學生於幼兒藝術創作、表現及鑑賞方面的知能。
8.具備幼兒STEAM知能:
瞭解幼兒之科學概念的發展,以規劃幼兒STEAM教育、幼兒科技之內涵,並運用實作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究的態度,以及具備幼兒科學(技)的基礎知能。
♣本系學生核心能力
1. 瞭解幼兒階段身心發展特質
2. 具備幼兒評量與輔導的能力
3. 建立具理論基礎的幼教理念
4. 具備幼兒課程與教學的知能
5. 瞭解生態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6. 具備幼教之專業倫理與精神
7. 具備幼兒藝術知能與創造力
♣學生活動
本系提供學生多元化學習活動,除了一般課堂授課外,更包括參觀、訪問、觀察、見習、實習、參與研習、講座,以及服務學習等活動來建立學生專業知能。為統整幼教各領域之教學並推廣幼兒戲劇教學,本系每年定期在桃竹苗地區舉行幼兒劇公演。歷年演出深受幼兒、家長及社會好評,同學於活動中亦獲得寶貴的經驗。此外,本系亦鼓勵學生參加國外短期進修的學習活動,增進學生學習視野及跨文化的生活體驗。
碩士班
♣課程目標
本系碩士班以培育幼教研究與實務領導人才為主要目標,具體課程目標如下:
1. 培養幼兒教育研究知能
2. 提升幼教相關理論融入實務之能力
3. 培養幼教議題關注與思辯之能力
♣發展方向
以本系碩士班之既有的基礎,將來希望進一步發展博士班,以培養「幼教課程與教學」之進階研究與專業人才為宗旨,發展方向分為教學、研究、學術推廣與科技應用等四個向度,各項度目標分述如下:
(一)教學發展
1. 發展「幼教課程與教學」之專精特色
2. 強化「紮根本土」之幼教課程走向
3. 具備多元文化之內涵
4. 強調理論與實務之整合
(二)研究發展
1. 強化紮根本土性之研究取向
2. 開拓兩岸四地幼教相關研究之合作
3. 開展國際化之研究視野
(三)學術推廣發展
1. 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A.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B.鼓勵教師參與海內外國際學術研討會
2. 建立專業諮詢角色與機制
A.整合幼教理論與實務,提供幼兒園輔導與諮詢
B.與優質幼兒園建立長期夥伴關係,建立專業幼兒園發展機制,以提升幼兒園專業品質,及開拓本系師生研究的場域。
(四)科技應用
1.應用各種科技媒材, 強化教學,研究與輔導成效
2.開發E化課程
♣學生未來發展
本系碩士班學生畢業後發展方向多元,包括擔任大專校院專(兼)任講師、幼兒園園長、主任、教師、研究人員、相關產業專業人員、或報考國家考試,進入教育部及縣市教育局服務。本系畢業之碩士生中有志從事學術研究者,已有多人繼續攻讀國內外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