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清大幼教
日期 | 課程 名稱 |
講座 名稱 |
具體成果效益 | 活動照片 |
110/03/24 | 論文研討 | 論文寫作與投稿經驗分享 | 劉慈惠教授藉由生命的經歷向學生分享自身的研究歷程,因著身為人母而進入教養與品格的研究,從質性研究到協同行動研究,不論其研究的範疇是家庭、幼兒園或是小學,其專業的焦點是對人的關切。此外,她也分享各種研究方法以及以個人經驗為例,如何將研究計畫作系統性的延伸,將人生和研究結合,為學生們未來撰寫論文、進行研究提供指引。 | ![]() 劉慈惠教授分享研究路上的個人經驗及學術探索之路 |
110/04/06 | 幼兒園教材教法 | 有滋有味共讀-教學演示指導 | 經由教學演示及評審委員具體回饋分享,使學生在教案設計與教學方法上有許多收穫,不僅讓學生精進繪本故事教學法的運用、熟練教學技巧,也讓學生學到演示的方法和教案的設計邏輯。 | ![]() 沈玉潔講師指導學生試教演練 |
110/04/29 | 幼兒園教材教法 | 幼兒多元媒材創作 | 黃依婷講師教導學生如何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蒐集自然素材(葉子、樹枝、果實)或日常的回收物(紙板、瓶子、泡泡紙等),使幼兒展開創作與自我表達,開發幼兒的五感潛能與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 ![]() 學生進行多元媒材創作之成果分享 |
110/10/20 | 幼兒STEAM教育課程 | 塔芙次系統 喵星人遊戲國 | 課程邀請台灣資訊教育發展協會吳芸如老師至課堂演講,內容包含說明程式語言對現代幼兒的重要性及KIBO積寶機器貓介紹。吳老師也讓同學體驗編程的操作,讓機器人接受指令來完成任務,並分享如何使用機器人進行教學。此演講提供學生豐富之實務性教學經驗。 | ![]() 吳芸如講師介紹操作機器人方法及實際操作 |
110/11/04 | 多元文化教育與課程研究 | 誰的多元文化教育?旅行,作為自我拓邊的方式 | 李所長透過自己的旅行經驗,分享過程中與不同族群的接觸與交流,開拓及培養自身的多元文化素養,並說明如何將自身累計豐富的多元文化融入幼兒教育。此演講促進學生對多元文化教育有更深理解,及提供學生實務性經驗。 | ![]() 李所長分享自己如何學習及教育多元文化 |
110/11/05 | 幼兒繪本賞析與導讀 | 幼兒繪本創作的思考以及引導幼兒閱讀的技巧 | 講師分享自身經驗,從靈感發想、取材過程再至圖案創作,讓學生了解繪本的製作、創造經驗和技巧。並讓學生瞭解如何讓幼兒在閱讀繪本過程感受到樂趣,從而增強幼兒對故事的印象及思考。 | ![]() 許增巧講師介紹繪本製作過程 |
日期 | 課程 名稱 |
參訪 地點 |
具體成果效益 | 活動照片 |
110/04/12 | 幼兒園健康與安全 | 財團法人信誼基金會附設新竹市私立光明幼兒園 | 學生透過在參訪幼兒園體驗、搭建組合式遊具,認識幼兒園遊具的設置概況與使用方式,並了解如何教導幼兒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從遊戲中達到訓練身體作用,促進良好身心發展。 | ![]() 學生體驗組合式遊具 |
日期 | 課程 名稱 |
活動 名稱 |
具體成果效益 | 活動照片 |
110/05/04 | 幼兒園行政 | 新竹市東園國小附設幼兒園母親節活動 | 使修課的同學能學習如何規劃全園性的大型活動,包含撰寫計畫、協調溝通、設計活動、同儕合作、編列經費等。 實際體驗與協助幼兒園執行全園大型活動,做為日後成為正式教師的重要能力。 |
![]() 學生與幼兒進行互動分享闖關的的想法,以統整學習經驗 |
日期 |
課程 名稱 |
講座 名稱 |
具體成果效益 | 活動照片 |
109.9.29 | 幼兒園教學實習 | 幼兒園常見之保健事項及意外事件處理方式 | 講師向學生們介紹幼兒園常見之保健事項及意外事件處理方式。除了介紹常見健康問題和症狀外,也比較相似的疾病,幫助學生了解各種幼兒常見疾病的特徵及臨床表現,並說明面對不同情況時的處理原則和日常照顧事項,讓學生能學習到正確的因應方式。另介紹校園中常見的傷害型態及緊急處理方式、傷口處理和居家護理。幫助學生精進其促進幼兒健康安全之能力,可妥善處理因應幼兒於校園內經歷之各樣突發狀況。 | ![]() 劉姿蘭講師介紹幼兒園常見之保健事項及意外事件處理方式 |
109.10.7 | 教保專業倫理 | 從教學倫理看實務工作的兩難 | 透過教保專業倫理課程中,與幼兒園現場教師對話,幫助學生成為適任之幼教教師。讓學生了解幼教現場的真實樣貌、協助學生理解幼教領域的專業倫理精神、引導學生認識教保專業倫理的兩難情境、提供學生處理教保倫理議題的實務建議。 | ![]() 陳奕廷講師以圖文作家漫畫作為演講開端 |
109.10.8 | 創造性舞蹈教學、幼兒體能與律動 |
跟著舞蹈去旅行 |
透過編舞者的解說構想、舞者的親自示範,讓與課者體驗互動,在過程中相互討論,及呈現觀摩中能實際深入作品構思。由"旅行"開端,延伸探討其過程、旅行故事、旅行的人生風景… 等,再將其發展至肢體,由舞蹈動作展現之。 | ![]() 學生聆聽旅法編舞家鄭莉莉介紹芭蕾舞與生活美學的關聯 |
109.10.19 | 幼兒田野研究 | 幼兒閱讀圖畫書蝴蝶頁的100種聲音 |
透過附幼園主任的分享,讓學生認識創新之教學研究方法、了解教學研究方法之實務經驗、培養批判思考之能力、學習傾聽幼兒聲音之技巧、學習對話式閱讀之進行方式 |
![]() 王佩慈講師分享分析案例 |
109.10.26 | 幼兒田野研究 | 幼兒編創故事之探究 |
透過與幼兒園現場教師之分享,讓學生認識編創故事之理論基礎、學習幼兒編創故事之教學實務經驗、認識引導幼兒編創故事之研究方法、了解引導幼兒編創故事之環境營造 |
![]() 潘信華講師說明幼兒編創的內容與結構 |
109.10.27 | 融合教育理論與實務 | 教師輔導幼兒園融合經驗分享講座 | 透過與愛智發展中心組長的對話,幫助學生了解幼兒園融合經驗、了解工作分析教學法、嵌入式學習、參與學前融合教育成效等知識。 | ![]() 陳怜婷講師講述「工作分析教學法」之運用 |
109.11.3 | 幼兒園教學實習 | 教保活動設計與教學演示指導~繪本故事教學 | 經由教學演示及講師具體回饋分享,使學生在教案設計與教學方法上有許多收穫,不僅讓學生精進繪本故事教學法的運用、熟練教學技巧,同時也提升學生研發幼兒創新課程模組之能力。 | ![]() 陳雅芬講師指導學生試教演練 |
109.11.04 | 幼兒發展專題研究 | 從聲音訊號探究嬰兒情緒表達 | 講者從哲學的定義引起同學對演講主題的興趣,再從過去行為學派、社會心理與認知心理學派等心理學的觀點,逐步具象情緒的定義。並從工程的角度論述如何以AI的技術進行哭聲研究。讓學生了解以藉由嬰兒哭聲的頻率去辨識嬰兒的情緒反應。 | ![]() 張鈞閔講師簡述嬰兒哭聲的訊號處理以及特徵 |
109.11.18 | 幼兒發展專題研究 | 兒童情緒發展與情緒管理 | 講師從情緒的各個面向,覺察辨識、表達、理解到調節,一一分享嬰幼兒發展的歷程,亦分享許多實務上遇到的個案,以及從中介入的技巧,讓學生了解可透過不同面向來研究幼兒的情緒。 | ![]() 林姿伶講師介紹兒童的情緒發展特徵,以及教育上的意義 |
109.11.24 | 幼兒發展 | 自冰山理論發現幼兒的內在需求與特質 | 講師透過案例分享及多面圖說明,讓學生理解冰山理論中很重要的概念,除了透過外在的行為觀察,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後的動機與人格特質。 並帶領學生分析自身行為特質,並將行為特質的分析應用於幼兒教育上,幫助幼教老師理解幼兒、發現孩子的內在需求與特質。 |
![]() 鄭良儀講師說明面對不同特質的幼兒,該使用何種教學策略。 |
109.11.25 | 幼兒多元文化教育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透過講座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同性家庭。不論是台灣法規對同性婚姻的議題、同性伴侶如何生育及教養孩子,以及同性家長對幼兒園環境的擔憂及期待。 經由近距離的分享,增加同學在未來成為幼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無論是在面對同性家庭家長,或是在班級中教導多元文化的相關課程,皆有很大的助益。 |
![]() 座談會中講者Sam與學生互動交流 |
109.11.26 | 幼兒STEAM課程設計與評量 | 幼兒科學學習經驗與概念 | 透過本次安排課堂演講,讓幼教系的研究生對幼兒科學教育有更廣大及深入的認識。經講者的研究分享,不僅增加同學在現場對科學教育的知能,更提供同學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上重大的助益。 | ![]() 林宜慧教授至課堂分享幼兒科學學習經驗與概念 |
109.12.1 | 幼兒園教學實習 | 教保活動設計與教學演示指導 | 學生經由觀摩彼此的教學演示及講師的具體回饋分享,在教案設計與教學方法上有許多學習,更豐富了學生對於教學、教具、教案設計…的想法。 | ![]() 陳雅芬講師指導學生試教演練 |
109.12.3 | 幼兒園課室經營 | 幼兒園班級經營的運作講座 | 透過講師的現場教學經驗交流,分享從初任教師到資深教育工作者的心路歷程,結合班級經營理論,讓參與聽講的同學更加了解孩子的發展與學習特性,將課室經營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結合講師分享的實際經驗,進行反思與成長。 | ![]() 沈玉潔講師分享幼兒園現場教學經驗 |
日期 | 課程 名稱 |
參訪地點 | 具體成果效益 | 活動照片 |
109.10.13 | 幼兒園教保實習 | 台中愛彌兒幼兒園 | 本次台中愛彌兒幼兒園逢甲分校參訪,學生觀察到一個優質幼兒園運作的方式,包括:課程的規劃的理念的實踐,無論在環境的設計、教師對於幼兒學習的引導以及幼兒投入學習的表現與能力的穫得,皆給予修課學生極為正面的專業啟發。 | ![]() 牆上畫作皆為愛彌兒幼兒園幼兒自創作品放大後再印刷。讓幼兒在分享自己的校園時,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畫作,並讓家長在幼兒園中看到孩子的成果。 |
![]() 學生於幼兒科技課程設計產品研發成果 |
![]() 連結產業促發學生STEAM產品開發點子(STEAM與科技) |
![]() 學生於幼兒STEAM教育課程進行實作活動-leonardo da vinci bridge |
![]() 學生於幼兒STEAM教育課程進行實作活動- Filters |
![]() 本系丘嘉慧老師帶領10位幼教系及幼教所的學生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學習與分享嘉年華,並與新加坡公幼系統「My First Skool」簽約 |
![]() 本系榮譽退休教授周淑惠老師輔導大庄幼兒園李如瀅主任所帶領之幼兒園團隊,以STEM教育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
![]() 親子天下清華大學嬰幼兒實驗室報導,2019年5月號 |
![]() 周育如老師進行親子互動腦波研究,與國際最新趨勢接軌 |
![]() 周育如老師參加2019 Asia Pacific Vision Conference,並發表嬰兒腦波之研究論文 |
![]() ![]() 本系周育如老師至大阪大學交流,並參訪其醫學院之大腦科學研究中心。 |
![]() 陳湘淳老師帶領研究生唐藝參加清大教育學院主辦之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海報發表 (2018.11.15) 論文題目:「工作記憶廣度之腦波指標初探」 |
![]() 陳湘淳老師帶領研究生唐藝於Cognitive psychology section & development psychology section joint conference發表 (2019.09.05) 論文題目:「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of the visual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
![]() 孫良誠老師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辦理統整課程及玩中學工作坊 |
![]() 於馬來西亞QUEST大學進行鬆散素材活動工作坊 |
![]() 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進行科學遊戲活動 |
![]() 返校後的成果發表展示 |
![]() 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壇與會者合影 |
![]() 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壇─幼教系教師與講者吳心楷、Chanyah Dahsah、Lai-Sang Iao、李佳穎、信誼基金會林永騰執行長合影 |
![]() 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壇-STEM課程工作坊 |
![]() 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壇-STEM課程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