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清大幼教
講座名稱 | 當幼兒與藝術相遇 | ||
講 師 | 王餘萱 老師 | ||
指導教授 | 鐘梅菁 教授 | ||
日期時間 | 108 年 03 月 12 日(星期一)12:00-14:00 | ||
地 點 | N102教室 | 參與人數 | 47人 |
紀 錄 者 | 姜巧卿、郭于菱 | ||
講座內容 | 一、色彩的生理機制 1.眼睛的構造 (1)視神經 (2)基礎色彩認知 (3)色盲與色弱 2.嬰幼兒視力發展 (1)視覺皮質 (2)發展歷程 (3)視覺法則的認知缺陷 二、創作行為的表現類型 1.行動藝術 (1)隨意塗鴉、控制塗鴉、命名塗鴉 (2)兒童美術發展階段的特徵與美術檢核表 2.概念式畫法可分為理型與簡筆畫。 3.行為固著─觀念與慣性 4.觸覺型作畫 (1)觸覺敏感:防禦性觸覺、識別性觸覺 5.情緒性創作 (1)情緒失控的成因 (2)行為表現 三、教學回饋:媒材運用實作、學員課程體驗分享 四、美感領域目標:分別介紹美感領域能力,包括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回應與賞析;在學習面向則分為情意與藝術媒介。 五、藝術語言的引導 1.引發藝術表現的動機 2.生活經驗的提取與知識的建立 3.從創作中提出集中和擴散的問題 4.藝術討論 |
活動照片
|
|
引導師資生從生理機制認識色彩 | 師資生透過炭筆享受盡情揮灑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