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幼教

:::
瀏覽人次: 8424

教學理念

中國古老詩歌總集《詩經》,序文至今流傳,大序主要論述詩歌的產生、功能及體制等,其中有如此一段文字:「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意為:「詩,是志趣的表現。由心而生的志趣用語言抒發出來,便成為詩。當內心情感豐富到用語言表達還覺得不足時,就會發出喟嘆的聲音;而發出嘆息聲仍覺不足時,便會以吟詠的方式來抒發;然而吟詠仍猶感不足時,便會不知不覺地揮手舉足,舞動跳躍起來。」後人以「手舞足蹈」這句成語來形容高興愉悅到達極點的體現;誠如嬰兒於母體之中的胎動,還有在呱呱落地後嬰兒用哭笑表達與多種的表情與肢體語彙告訴大人她/他們的需求;繼而聞樂起舞,幼兒的動作發展與舞動自然表徵,是情緒的出口以及身心成長的宣示。
如此手舞足蹈地生活展現像是孩子張開雙臂和父母擁抱與律動;學子在老師的引導或與同儕互動下創造出很炫的私房動作;舞者抬起頭舉起腳讓觀者感受到力度與美感;年長者在公園廣場歡樂群起舞動;這些有溫度的肢體開展出動作下層層的意圖與內涵,也宣示著擁有肢體就擁有機會去揮灑舞蹈與創意。        教育部因應幼托整合於民國106年公告「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下稱為課綱),此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六個領域,和先前幼稚園課程標準之「健康」、「常識」、「語文」、「遊戲」「工作」、和「音樂」不同。課綱以「幼兒發展」為主,而非「學科」,希望藉此保有幼兒教育的本質。其九項總目標中除了包括維護幼兒身心健康也強調拓展幼兒美感經驗與發展幼兒創意思維的重要性,在總綱中提出幼兒的六大能力覺察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與自主管理,在身體動作與健康的領域目標中彰顯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並能維護自身安全擁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喜歡運動與樂於展現動作創意,和幼兒體能與律動的理念與實踐有所連結。
本課程為幼兒體能與律動旨為增進幼教系學生對教育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身體動作與健康以及美感領域之理解,運用Davies動作理論架構-身體、動力、空間與關係之元素,結合她所提出的四個學習階段,包括自由探索、引導探索、加強鞏固與延伸學習,去發展語言與非語言的多元教學策略。透過師生共構協同教學產學合作與演出製作的方式,增進學生覺知辨識與想像創造的能力。同時,此課程指導學生以語文、示範、同儕、材料、架構與回溯等不同鷹架的引導方式,去激發幼兒的體能與創意表達。最後期待學生將能體現她們的知識去引領其他學習者進行探索編舞、跳舞與觀舞的美好之旅。
幼兒體能與律動開設於大二為師培之選修課程,繼大一創造性舞蹈教學選修課程之肢體探索與創意遊戲之後接續強化認識幼兒的肢體動作與認知發展,動作教學的理論基礎,幼兒園課綱中身體動作與健康以及美感領域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瞭解幼兒動作發展的基本元素與於幼教課程的設計與運用方式,並設計幼兒體能與律動的活動與進行實作試教與律動編創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