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幼教

:::
瀏覽人次: 7611

美感素養基本論述

美感素養融入教學實習課程

課程設計的理念
美感教育的課程目標在於引導學生觸發美感感知及累積美感知能 ,美感課程可以分為發現、探索、應用三階段 (教育部, 2016)。 Dewey 1934)指出,美感是一 種實際且 具體的經驗形式, 藉由 美感經驗的 累績做為 衡量美感價值的標準。 由此顯示,美感的培養就是 在實際體驗中發現、探索,並應用在生活中。幼教師資生修習過「課程設計」課程後,開始對幼兒園的教保活動設計有了初步的察覺和發現。接著,他們在「教材教法」這門課中,學習把自己對教學內容的體察,轉化成幼兒可吸收的教法或是教材。之後,學生將把他們學過的幼教專業知能,完整的在「教學實習」課中實踐出來。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三門課之間的關係定為:覺察、轉化及實踐的連貫(見圖1)。幼教專業課程中「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及「教學實習」三門課的察覺、體察轉化到實踐,正對應著美感教育理論中,「發現、探索、應用」三階段。希望幼教師資生可以在這三門課中,逐漸培養出美感素養,在生活中實踐美學,甚至在未來進入幼教現場時,能將生活美學落實在教學現場中。

圖1:幼教專業課程的連貫性
「教學實習」課對應到美感教育中的「應用」。因此,在此課程中,我們希望學生擁有發現美感的能力,能夠感知美在哪裡,也希望他們可以樂於探索,把內在經驗感受,與生活環境中的美感相連結,之後進一步去應用,在自己和幼兒的生活當中,能具體落實美感,生活美學的實踐。為了讓學生有能力在生活當中「實踐美感」,所以我們將美感教育中的「發現、探索與應用」以及各式各樣的「美感元素」,融入在教學實習課,並且把發展方向,設定在「生活美學的實踐」,希望這些未來的幼教老師,能把美感元素放進幼兒園環境的佈置實作。然而,要由「察覺發現」、「探索」到「應用實作」,引導學生到最後能夠「實踐」,需要時間讓學生慢慢發展、養成。因此,我們把課程時間延伸到一年,分別在上、下學期進行不同的引導活動,把「實踐」的方向,設定在:帶領學生察覺到不同的生活美感,運用視覺藝術的「色彩」、「質地」、「構成」及「比例」等元素,最後把這美感落實在生活中。以下分別說明上學期和下學期,在教學實習課中進行的引導活動。詳細的教學模組圖示請見圖2。

圖2:教學實習課程美感融入的教學模組圖

1. 美感元素工作坊
在上學期一開始,我們舉辦美感元素工作坊,邀請藝術領域專家,協助學生瞭解生活中的四個美感四個元素:色彩、質地、比例和構成。讓學生對美感元素的應用有初步的認識。例如,透過色相環,讓學生感受到顏色的對比或搭配,怎麼樣的配色會讓人有舒適安心的感覺?怎麼組合又會讓我們覺得是最適合的搭配?又或者,讓學生察覺木頭、石塊、鐵、布料這些素材,帶給自己哪些不同感受,以及這些質地展現哪些獨特的美感,進而思考幼兒園環境佈置時,可以怎麼選擇。
在工作坊中,學生實際動手做,透過創作,把四個元素在作品中呈現出來。例如:提供十幾張不同顏色的色紙,讓學生撕貼、剪裁、設計畫面。之後,請講者給予學生作品的回饋和評論,幫助他們加深對美感元素的認識。
2. 參訪具有美感的幼兒園
接著,我們帶領學生參訪具有美感的幼兒園,並讓同學根據色彩、質地、比例及構成四個美感元素,分析幼兒園的環境、和教室佈置的安排。引導學生在有元素創作經驗後,觀摩其他幼教老師的運用及創作,具體看見美感元素怎麼在幼兒園環境中落實。
3. 幼兒園環境規劃講座
在學生對幼兒園美感的實踐有具體的體驗後,我們在課堂中邀請具美感幼兒園的老師來分享幼兒園環境佈置的實作經驗。講師從美感元素帶給幼兒不同感受的角度出發,說明在教室中任何一個小角落都是落實美感的地方。藉由聽取他人的實務經驗,幫助學生連結參訪的學習,逐步建構生活中實踐美感經驗。因為我們邀請的講師,來自學生曾參訪、觀察、分析的幼兒園,因此當講師在分享他們的美感實作時,學生會非常有感。講座中,我們也請學生把他們參訪幼兒園的分析觀點與講師交流,給予學生的觀察及美感分析回饋,藉此讓學生可以更清楚及瞭解幼兒園裡的美感實踐。
在參訪的這個階段,主要就是讓學生有機會多觀察、學習別人如何利用美感元素設計及實踐在真實的情境中。若是還可以帶著讓學生參訪其他美術館或是具美感的環境空間,效果會更好。
基於上學期的課程基礎,我們的學生已經具備觀察、學習他人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美感的經驗。所以進入下學期時,我們開始引導學生把注意力,從其他人回歸到自己身上,開始察覺、賞析自己生活中的美感實踐。引導活動包括:
1. 生活美學實踐
在課堂上,我們請學生分析自己的房間佈置,或自己的服裝搭配是否具有美感?如果把上學期學到的美感元素,像是色彩、質地、比例、構成,運用在打扮自己身上會怎麼做?藉由這樣的引導,幫助學生將美感元素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
2. 集中實習
在把美感經驗與學生實際生活連結後,接著讓學生在集中實習時進入幼兒園實作。首先,我們引導學生以色彩、質地、比例、構成去觀察分析他們將要進入集中實習的班級環境,需要做哪些改變?做完整體環境的分析後,學生會開始設計、規劃如何在教室中實踐美感元素。
由於考量到學生的能力以及集中實習的時間限制,無法針對全間教室實作,所以我們請學生在實習班級中,針對一個學習區,或許是一個牆面、或許是一個角落,去安排可以突顯幼兒作品的展示區域,幼兒作品是立體或平面都可以。在期末時,完成一份呈現幼兒作品區的設計或實作。
3. 設計作品回饋講座
當學生設計完成後,我們邀請幼兒園環境布置的美感專家進入課堂。專家除了觀看學生的設計,給予修正回饋外,還分享從各種實踐美感元素的策略、做法及注意事項。當學生有了自己設計幼兒園環境的實作經驗後,再藉由專家的回饋及分享,獲得實務的做法及提醒,也讓學生的經驗更具體,美感實作經驗再深化。
最後,透過「美感素養融入教學實習」課程,我們想傳達給學生的是,「美」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只是等著我們去張開眼睛去發現。在生活中的美感實踐,不但帶給自己愉悅的經驗,也能開啟幼兒對美的察覺和養成。